前不久,美国首屈一指的名牌大学——哈佛大学又发生了一起研究生自杀事件:27岁的化学系博士研究生詹森·艾尔特姆在校园里服毒身亡。这是1997年以来该校发生的第三起研究生自杀悲剧,引起了美国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震惊和关注。
艾尔特姆在遗书中披露,他是因“不堪精神上的巨大压力”而决定了结自己生命的。他还强烈批评学校一贯仅给每名研究生配备一名导师的政策——由于研究生的成绩、表现、毕业后的推荐书,甚至须学几年才能拿到博士学位都由导师一人说了算,一旦师生关系不融洽,学生的前程就非常渺茫了。他建议校方今后能给每名研究生配备由几名导师组成的“导师委员会”。他强调,如果是那样,他绝不会选择走绝路。
教育界的不少专家认为,在美国大学研究生院里,研究生须完成的科研项目难度偏高,须参加的考试项目很多,而且要在孤独的环境中长时间地从事枯燥的实验,但求助途径却十分有限,尤其是在心理上遇到问题时,更是常常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。心理咨询专家安·罗根指出,许多人以为研究生年纪比本科生大,生活经验较为丰富,不必再给予他们较多关注,但实际上由于承受得学业和心理压力都较大,他们同样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帮助。
尽管艾尔特姆在遗书中未指名道姓地批评其导师艾里尔斯·柯里,但字里行间又透露出与导师关系不算融洽。艾尔特姆的母亲戴安娜也证实,儿子曾多次说过:如果学生对导师不满也无计可施。发人深省的是,柯里导师是199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,在学术界享有崇高威望。艾尔特姆自杀身亡后,柯里教授拒绝接受采访,但通过发言人表示对艾的死表示“哀痛”,还说其实他认为艾是他最优秀的学生之一。哈佛大学则为柯里教授辩护,说艾尔特姆的自杀与他并无“直接联系”。但也有知情人提醒说,自1980年以来,柯里所带的研究生中先后已有3人自杀。
精神病医生莫顿·斯尔维曼曾就研究生压力过重问题进行过大规模调查,结果证实,美国每1万名研究生中,自杀者高达7.5人,而在名牌大学里,比例还要高出1—2倍。原因很简单:校方对学生要求很高,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就更高,由此在心理上往往不堪重荷。他还批评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犹如一场同床异梦的婚姻,双方期望各不相同。研究生通常把自己看作来学本领的,而导师却往往把他们看作“年轻的同事”。特别是在自然科学领域,导师经营的实验室犹如开公司,他们往往把自己最优秀的研究生当作最得力的雇员。此外,许多导师虽然在学术上才华横溢,但缺乏与人交流的技巧,因而他认为对他们“补补课”也未尝不可。
实际上,近年来哈佛大学也一直在研究如何改革研究生管理体制的问题。艾尔特姆的死无疑对校方各级管理人员又是一次震动。目前,艾尔特姆生前所在的化学系已决定采纳他的建议,推出9项新的改革举措。其中除了给每名研究生选定由3名教授组成的“导师委员会”外,还着重为加强学生的社交活动和心理健康提供种种方便,如让研究生定期参加哈佛大学校友聚会;聘请心理咨询专家与研究生谈心;要求导师与学生讨论未来的职业选择等等。诚然,这些做法并不新奇,但对哈佛大学这个历来只鼓励学生搞研究、当教授的名牌院校来说,已是一种观念上的剧变。